《中国低龄留学生研究报告》在京发布,这是留学行业内首次为希望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学生及其家长准备的数据分析及指导手册。《报告》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收集了低龄留学家庭在留学规划过程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参考 ...
《中国低龄留学生研究报告》在京发布,这是留学行业内首次为希望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学生及其家长准备的数据分析及指导手册。《报告》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收集了低龄留学家庭在留学规划过程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参考留学知名机构近8年自有客户数据,以及美、英、加、澳等主流留学目的国驻华使馆官方数据,并结合业内资深专家观点,为低龄留学家庭提供专业建议。调查问卷的家庭,来自北、上、广、深等18个一、二线城市,这些调研数据显示:准备出国读高中和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数据还显示,低龄留学需学业与特长并重,低龄留学家庭呈“三高”特点。英美最受低龄留学生欢迎,英国为出国读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首选。不同的关注点:孩子看排名,爸爸计长远,妈妈重安全。低龄留学尊重孩子的意见更重要。 低龄留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原因是中国家庭经济条件变好,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很多家长认为中国的应试教育限制了孩子更全面的发展。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体会到学习习惯、理念、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比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要。很多孩子的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更早的接触到国外的教育、适应国外的学习氛围,为了以后更容易进入顶尖院校,所以尽早的就为将来做打算,把孩子送往英国或美国留学。然而,现在家长和孩子真的为低龄留学做好了准备了吗?近年来,出国留学的低龄化之风越刮越猛。出国读博士、硕士早已是老生常谈,本科生留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而初中生、高中生去国外接受西方教育,走精英教育路线也算不上什么新闻。教育部预计2019年留学人数将突破70万人,每年的留学人数都在增长,选择留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部分家长选择低龄留学,让孩子在国外读高中,甚至初中、小学。近些年,低龄留学有着上升的趋势。 根据英国和美国国土安全局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3学年,在英美留学的中国籍学生人数增加了360倍多。 为什么要做“早鸟”? 早规划,降低申请难度2019年申请出国留学的人数已达历史巅峰,由此预测2020年的人数也不会缩减,很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巅峰”。但校方招生人数有限,所以只能提高招生要求来录取优质的生源。 对于国际学生,尤其是亚洲学生,美国大学在录取时最担心的因素就是国际学生对于北美教育体系是否能够完全适应。如果你已经在美国接受了高中教育,就可以更直观的证明你能够很好的在北美教育体系下学习,具有美国大学要求的学习能力,掌握美国大学要求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那么孩子就有更高的申请起点,一定可以在众多申请者中倍受大学青睐。 尽早规划,审时度势,便能在新的“巅峰”来临之前,选择到自己心仪的学校,竞争压力会小很多。 早实践,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留学准备,除了能力知识的储备外,还有留学申请材料、各种笔试和口语面试的准备等。尤其对于许多公立学校体制内的学生来说,英语口语是最薄弱的环节,需要专业的指导。 而留学能给孩子制造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在面试环节脱颖而出。 美国大学却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虽然具有非常高的托福和SAT成绩,但在进入大学后,其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运用能力远远不能达到美国大学的学术要求。 但是,如果学生具有在美国高中学习的经历,那么即便是托福和SAT成绩没有像国内学生一样其高无比,因为学生已顺利在全英文环境的美国高中完成了部分学业,因此美国大学相信学生的英语能力已经完全可以应对课堂以及作业,还有和老师及同学的交流。 早培养,拓展国际视野赴美国读高中,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必须独立面对所有挑战和困难,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通过共同生活的经历,学生可以真正了解美国的社会和文化,并养成美式的生活习惯,成为真正了解多元文化的国际化人才,这对学生以后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非常有帮助。 从许多高中就出国的低龄留学生的表现来看,留学已经不仅是学业上的扩展视野,更是在全方位上获得全球化的经验。他们的思想方法、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上更为独立和国际化。 我的孩子适合做“早鸟”吗? 热播的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中朱露莎到国外读书脱离父母的视线后,变得“无法无天”起来:而同样年龄的武丹丹却不同,她学习成绩优秀,独立自主,同时还收获了同学的喜爱。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别呢? 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之前,家长必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社交能力,对于拥有这些能力的孩子来说,早出国才真正可以为她们打开一扇门,让她们接触精彩的大千世界,在青春年华成就更好的自己。否则将会适得其反。所以我认为家长需要做好几点: 尽早与孩子讨论,让其参与出国留学的规划决策中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读书、旅行;让孩子接触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并在陪伴的过程中,跟孩子讨论未来的规划,听听孩子的意见。 家长帮孩子做好准备,重点是细水长流的陪伴和沟通,而不是临阵的督促和代劳。 给孩子开放的选项,不要把路堵死 让孩子独立思考,家长需要提供“通路”,而不是“死路”。没有其他商量和选择,这样绝对化的思考,会让孩子陷入非此不可的思维模式;缺乏判断力、缺少弹性,容易在目标没达到时,陷入负面情绪。 让孩子学习辩证思考。小到面对一个人,如何在遇到矛盾时,看到对方的优点?如何积极的交往,解决问题?大到面对世界时,能否多多思考“我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孩子的思维,比申请的结果更重要。 数理化之外,拓宽孩子的阅读 美国的学生对历史、政治等科目很感兴趣,那是他们茶余饭后乐于谈论的。所以拓展孩子历史、政治、艺术、世界事务方面的阅读对于孩子出国后融入校园有很大的帮助。 当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能够主动用英文拓宽阅读;她们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健谈、善于思考、更好的融入国际环境。 归根到底,出国留学只是一种教育路线。一条路是否平坦,关键要看走路的人是否准备好了。生理年龄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年龄。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