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留学生论坛 首页 留学 移民资讯 查看内容

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历史人口迁徙之下南洋

移民资讯 发布于 2023-5-28 07:30

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都会纷纷移居海外,东南亚因为易于到达而成为中国移民出国的首选之地。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人下南洋 ...


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都会纷纷移居海外,东南亚因为易于到达而成为中国移民出国的首选之地。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人下南洋则是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当时英荷殖民统治下的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给移民免费土地、临时住所、交通工具,甚至免费的食物,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华南各省的老百姓,或拖家带口,或单身一人,满怀着希望与梦想来到南洋。


(位于山西朔州右玉县的杀虎口是“走西口”的“西口”之一。杀虎口不仅是通往蒙古,还是通往俄罗斯的重要商道。走出杀虎口,晋商们就迎来了一片新天地。)


南洋是明清民时期称呼东南亚较深区域(不包括越南北部等)及其水向型附近区域(一是南亚的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印度海岸,而阿拉伯海西岸属西洋了;二是印尼东方的澳洲北部即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三是菲律宾群岛以东的帕劳群岛等西太平洋群岛)。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当今东盟十国在内的广大区域,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


在下南洋的流民浪潮中,来自全国大部省份,但福建、广东人占据大多数(95%以上),这与其地理、人文因素及有关系。闽、粤两省海岸曲折,老百姓与海相习,这是内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两省距离南洋较近,往返方便,路近费省,较去拉美等地更具“可选择性”。


“围”城


计划性移民在我国当代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计划性移民之后的农民进城,则掀起了中国未来的人口迁徙大潮。


移民与“被移民”


1949年以后,中国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都带有强烈的计划烙印。国家有组织的计划性移民,对于边疆建设、资源开发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三峡工程引发的浩大移民工程,则将中国的计划性移民推向了一个高峰。


与“被移民”相比,尽管受到限制,但上世纪50至80年代,自发性移民依然活跃。据统计,在1949年之后的短短30年里,自发性省际移民总数就超过了1000万人,其中黑龙江因为荒地、森林、煤矿较多,劳动力相对缺乏,吸引了至少500万移民。


小结


1.西汉末年,一批汉儒学者、军政官员数千人逃往越南;


2.南北朝时,五胡乱华,中原人士纷纷移居印度支那;


3.唐朝后期,黄巢袭击广州时,广东人争相逃往东南亚;


4.元灭南宋时,大批遗臣遗民也落难到此。


5.明末清初,大量的难民、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1659年,跟随永历帝流亡缅甸的官兵眷属,有的逃亡暹罗(今泰国),有的被安置在缅甸边远地方,今天缅甸北部的桂家与敏家都是这些官兵的后裔。


[责任编辑:陶媛]


阅读 130· 评论 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