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81想冲100,一个多月时间,能不能指点一下?
|
1.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单词量也不少了,但总是被题目的选项迷惑,或者过度联想选错答案,结果阅读听力都很糟糕。这个怎么解决?
当然阅读还是有部分长难句反应慢的情况,正在看杨鹏GRE长难句。
见了不少100的成绩单,阅读听力几乎都不怎么扣分。。。
2.写作,完全不知道有什么G点,好不容易练了十几篇作文还是20分,请问25分要怎么练呢?
想知道各种培训机构流传的解题方法、技巧靠不靠谱,是那种一旦知道就蹭蹭提分的技巧吗?感觉有点不太现实。
江湖救急,小女子先谢谢各位了。
===========================================
我是题主。
托福早就考完了,虽然还是没考到理想的分数,但申请到理想的学校了,跟托福说拜拜啦。
这个题目留给后人吧,不管是什么方法,能拿到OFFER就是好方法。语言背景都要抓。
分数真的不是最重要的,背景经历和面试更重要。口语好口音正,面试很占便宜。
大家加油。 |
|
|
|
|
|
|
腿长一米八
发表于 2023-6-7 13: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TOEFL首战117 阅读听力写作全满分!
我的整个托福备考周期大概3个月,寒假里的一个月主要就是在上核桃的托福课程,之后开学的两个月就是自己用TPO练习。(上课能够帮助你了解一些技巧,因为光刷题确实容易陷入瓶颈和烦躁,更影响备考)
下面就把我从课程上“偷”来的好方法共享给大家:
Part One 阅读(30分)
阅读还算是我比较擅长的,平时练习没有低过27,但真正考满分还是需要一些技巧。
1. 文本分析
寒假课程里,阅读老师Sharon喜欢让大家做文本分析:寻找出整个段落的逻辑词、解释这个逻辑词起到什么逻辑作用、并且梳理文章框架。这对了解文本段内句间联系和段间联系都是很有帮助的。
建议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练习一篇阅读后这样做,还可以提升长难句分析、文章主旨概括能力。
2. 整理错题
整理错题是很必要的。你要分析自己是哪种类型的题错了、怎么错的,然后有针对地提醒自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3. 拒绝脑补
阅读题里绝对不要脑补,原文说什么就是什么,遇到有二选一不确定的一定选与原文最符合而不是自己臆测的一项。
4. 单词“螺旋式”记忆
这里补充说一下单词的问题,因为这和阅读的提升也有很大关联。我比较早就开始用单词APP背托福单词了,所以大概寒假课程进行到一半背完了一整本词书,这样的话做阅读还有听力都会比较顺畅。
如果备考时间紧张,可以只背阅读高频词汇、听力高频词汇或者词以类记,这些资料课程里面都有提供。
背单词还有一点是“螺旋式”记忆,这是我在寒假的一次备考讲座里听写作老师Julie说的,就是你背的单词在阅读或听力中遇到可以再加深你的印象,所以背单词要和刷题结合在一起。
5. 短期和长期提升阅读的方法
总体来说,阅读能力需要长线提升,但着急备考的同学可以从Sharon老师的课程里了解技巧从而快速提分。
比如老师课上教我们依据段首句去把握文章整体结构。我个人做阅读的习惯和老师教的以及大部分人的应该不太一样,我喜欢先把全文通读一遍再凭印象做题,有不确定的再回到原文中找。
但这看个人喜好,虽然我觉得这样读下来比较顺畅,可能有同学觉得第一遍只看段首句对结构把控比较清晰那也ok。
如果时间富余,则可以读一些外刊比如《经济学人》,提升阅读水平的同时了解一些地道表达对写作也有帮助。核桃有定期举办外刊阅读训练营,每天通过核桃的小程序阅读10分钟外刊,还有老师答疑~
Part Two 听力(30分)
听力和阅读一样是一个考input的部分,相比阅读可能更难提分一些,还是要多听、多练,自然慢慢就能听懂了。
1. 听力笔记
我觉得大家经常遇到的疑惑是笔记到底记不记、怎么记,也有同学和我抱怨为了记笔记顾此失彼没听清接下来在说什么,而笔记也就记了一些零散的单词对做题没有太大的帮助。
我个人觉得听清、听懂是最重要的,笔记顶多是个辅助,如果你一篇听下来全都明白了、记住了,做题肯定不会有问题。
如果你喜欢做笔记或者觉得非做不可,可以用Alexa老师教的“听力十大原则”选择哪些记哪些不记,要是整理出自己的一套速记方法就更好了。
2. 错题整理
像阅读一样,整理听力错题也很有帮助,你可以知道自己易错的题型是哪种,细节、推断还是主旨等等。
我练习时一般都会因为没听清而选错细节题,于是让自己反复熟悉听力十大原则,听到某个单词或句子就知道考点要出现了,这样就可以对细节有所准备。
老师经常说没听清的时候不要慌张,professor之后很可能会再复述或解释一下,哪怕真的听不懂也不要因为这一点错失更多可以听懂的部分。
3. 听力材料
我准备听力主要就是听TPO。备考过程中参加过一次核桃的听力训练营。
关于其他的听力材料,做完一整套在22分以下的同学可以尝试老托PartC,22到28分的就用TPO或者CNN news练习,很自信的同学可以尝试SSS(科学美国人),我觉得这60秒真的很难听懂几句话……
除了上述几点,也建议大家做题速度要练快一点,不然考场旁边同学叽里呱啦开始说口语了你还在听听力的话是很崩溃的体验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用获取知识的心态做听力和阅读的题目,设想自己就是一个在阅读reading material和听lecture的学生。
我觉得TPO让我了解了各个学科的知识,每次听完一个lecture或做完一篇阅读都感到知识储备又丰富了。改变心态可以让刷题备考也变得有趣起来~
Part Three 口语(27分)
其实我一开始准备口语的时候还是比较虚的,第一次录音回放的时候不停的“呃”听得自己都尴尬……
很幸运地遇到了Wally老师,课程里把独立口语、综合口语的技巧、时间分配都讲得很明白。Wally老师原创的“独立口语五十题资料”帮助非常大。
综合口语的话主要考察复述能力,Task3和5是校园场景一般比较简单,Task4和6的话要记笔记,在草稿纸上打好框架然后填入听到的point。
1. 计时练习
了解了该怎么答之后还是离不开反复练习,Wally老师说综合口语要说满30套才算准备得比较充分。
练习的时候一定要计时,训练自己的时间分配,否则你平时慢悠悠地憋完一整段到了考试一卡时间马上慌张到语无伦次。
2. 学会融会贯通
虽然总说独立口语会想不到说什么,我觉得学会把各种基本的topic融会贯通就不怕无话可说。
一些基础的话题可以多准备一些素材,看到题目时马上回想有无可以套用的理由,大部分时候总能联系到之前准备的素材。
3. 细节
回答问题时,理由要阐述充分,加入detail又可以讲得多又可以论证得比较明白,内容更丰富、有层次感。所以细节很重要。
Part Four 写作(30分)
这是我最不擅长的,因为从小就不喜欢写作文,就很逃避练习写作。
备考的前两个月没怎么动过笔。从Julie老师的课上知道了很多句型和表达,并且听话地增加了练习频率,最后一周几乎每天一篇独立写作。
1. 计时训练
虽然我写了几篇才开始计时训练(因为一开始根本写不完只会打击自信……),但计时训练才能真的模拟考试环境,锻炼你思考和打字的速度。
最后考试写作满分其实也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几周能提升那么多。
2. 独立写作
独立写作的话,写作老师Julie建议大家多用倒装、插入语、同位语从句等。我的语法学得还不错,所以句型的多样化问题不是很大,但词汇和表达总是不够高级。
最后几周时间也不够把辞藻变得很华丽,我只看了寒假课程提供的托福写作替换词,写到类似的高频表达的时候就替换一下。
我认为ETS爸爸更看重的还是逻辑,最最重要的是段落内develop一定要很充分。开始我是写三个理由段,但发现时间所限每段就不能写很多,我又还没有用那么精炼的语言表达意思的能力,就缩减成了两个理由段:每段先开门见山topic sentence,然后多用逻辑连接词进行环环相扣的论证,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这样一段大约可以写200词,考试时我全文打了500+词,感觉论证得就比较充分了。
打字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小细节如标点符号后空格、首字母大写等等,此外哪怕少写几句也要留几分钟检查一下拼写。
3. 综合写作
综合写作个人觉得比较简单,练得也不多,主要就是记住老师推荐的高分模板然后套用,更考察的是记笔记。
建议打好框架分别记录topic、reading部分的观点和listening部分的观点,这样看起来也一目了然。不管是哪一部分,最重要的都是多练、多练,制定好计划,好好利用TPO。
Part Five 课程感想
最后再谈一下参加核桃的托福课程的感想!相比其他老牌培训机构动辄几万的课程,我出于方便(以及便宜……)的考虑选择了核桃英语的网课,但不是相比便宜就水,结果还是很惊喜的,可以说课超所值。
首先,四位老师认真的备课和上课可以让你迅速地掌握托福备考的技巧,独家资料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而且老师们都很年轻很可爱!
其次,和小伙伴们一起上课、打卡、讨论也能互相进益,让备考不那么孤独枯燥。小助手每天在群里的提醒也能督促你认真学习。
此外,认真打卡还能有现金奖励,考出高分或明显提分也有相应的鼓励方式,可以说是动力十足了。
超爱老师们,感恩~本文作者: YM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核桃英语寒假托福班学员
备考三个月 一战托福 117 Reading30 Listening30 Speaking27 Writing30 最后附上YM同学同款:《托福独家全科资料大全》.zip,戳领:
(同款托福全科系统备考课程也可通过⬇️下方链接来了解嘎,就不一一回复私信啦~
https://xg.zhihu.com/plugin/e1ac56fa2dd36e1875f55d7f7e68411b?BIZ=ECOMMERCE |
|
|
|
|
|
|
风花入眼藏
发表于 2023-6-7 13: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已经拿到了满意 offer,留下问题和回答造福其他同学。时至今日,题主提问的问题仍然困扰不少同学,希望以下回答能够帮助大家走出备考误区,早日考到理想成绩。回答会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 题主问题描述中关于阅读、听力、写作等问题的解答(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推荐资源)
- 题主问题本质分析及解决(如何制定一个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的备考计划)
- 可供参考的实际备考案例
1. 单个问题解决
和题主描述的相似,不少同学在分数遇到瓶颈期(70 分上下、80 分上下)时,会在听说读写都会遇到不少问题。题主的问题包括:
1)单词量不少,但总被题目的选项迷惑或者过度联想,阅读听力都很糟糕
2)写作,完全不知道 G点,十几篇作文还是 20 分
3)各种培训机构流传的解题技巧、方法是否靠谱?
这些问题覆盖了大多数同学在听、说、读、写以及备考方法上的常见问题,接下来逐一解释。
1.1 单词量不少,阅读和听力很糟糕
问题分析:
问题描述中提到的「阅读 18 分,听力 20 分」,再结合做题时如果还存在被题目选项迷惑或者过度联想的表现,可以判断:这个分数段,阅读和听力水平较差。想要突破这这两个单项分数(或者说所有单项),需要搞清楚低分背后到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先说阅读。
词汇量还可以,但是做题时还会被选项迷惑,分数在 18 分上下徘徊,原因可能有: ① 阅读时仍有单词不认识;
② 单词认识,但是句子读不懂;
③ 句子能够读懂,但是句子读得慢;
④ 句子读完后面忘记前面,做题时需要反复回读原文; 本质上,阅读的考查形式——「一篇文章 + 针对文章的题目」,考查的是读者有没有完全读懂文章想要传达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分为两大类:内容和关系。
1)单词如果不认识,读懂内容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2)单词认识,但是如果不懂单词组合句子时的规则(即常见的语法规则),很难读懂最小的单位——句子,句子都读不懂,获取的文章内容就会不完整;
3)如果句子能读懂,但是对于内容之间关系不敏感——不熟悉常见的关系类型,判断关系时速度慢,就会出现阅读读得慢的问题;
4)关系不仅存在于句子与句子之间,还会存在段落与段落、一整篇文章的角度,在这些比句子、句群更大单位的结构上存在「内容获取不准确、关系梳理慢」问题,就会出现反复回读、做题时需要再读文章的问题。
阅读的所有能力问题,基本上都包括在上面的问题分类中(不能说百分百的问题,但至少涵盖了 90% 的问题),每个问题背后都对应着相应要提升的能力。
有了这个所有问题的 checklist,继续分析:
词汇量还可以,说明【问题 ① 单词不认识】没有那么严重。 但阅读尤其是做题时被选项迷惑,说明仍然存在句子没有彻底读懂、没有准确获取句子传达信息的现象,也就是【问题 ② 单词认识,但是句子读得慢】,至于对能力要求更高的【问题 ③ 和问题 ④】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问题。
阅读问题小结:阅读突破不了 20 分,存在:单词不认识(部分单词仍不熟练)、句子读不懂、句子读得慢、读了记不住的问题。
再来看听力。
听力和阅读类似,听力内容两部分(conversation 和 lecture)涉及内容的场景不同(conversation 日常学习生活,lecture 学术相关),但对大家的能力要求相似,听力需要解决的问题:① 听不清指的是在听力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听不清楚到底音频说了哪些内容,比如 can you pike me up at the nearest station,其中 nearest station 经常会被误听为 neary station/nearer station。
② 听不懂指的是虽然能听清楚基本发音,但是在限定时间内,大脑无法将发音内容和中文意思快速匹配起来,反应不过来听力内容的意思。
③ 听了记不住跟阅读类似,在听力内容、内容之间的关系上存在问题,听了后面忘记前面,与阅读能够回读不同,听力音频播放结束后无法再次回听,对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内容及内容之间关系的要求更高 。 解决方案:
按照「分数表现归类-定位问题-提升问题对应能力」的思路,提升每个问题背后想对应的能力。在具体分析阅读和听力的解决方案前,想要多说几句,分析一下这样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备考思路。
这个思路的解决方案,看起来麻烦,或者说是一次性只能解决单个能力问题,加上通常备考时间紧张,会不会导致备考效率低呢?而实际上,不少同学备考复习时眉毛胡子一把抓,背几天单词、做几天长难句、再刷几套 TPO 等混乱着来。比较起来,这样的思路效率其实更高,尤其随着要解决的问题逐渐变难,训练过程中,不同能力也能够融会贯通。以健身为例,通常想要实现瘦身、塑性、增加肌肉力量,通常会针对性对腿、腰腹、上肢等相应部位进行针对性训练,其实语言能力的提升也要按照这个思路来。
因此,阅读和听力各项问题针对性提升方案可以参考如下:
推荐资源:
词汇书
现在网络词汇书、纸质词汇书资源很多,建议选择的时候考虑以下两个标准:
1)词汇书的选词是否准确。托福考试没有明确公布考试必备单词的词汇大纲,可以根据考试历年真题大样本统计的单词。不建议轻易相信由个人经验编制的词汇书。
2)单词释义的选择是否合适。英文单词一词多以的情况非常多见,需要注意词汇书不是词典,不是收录的释义越多越好。需要针对考试,选择考试中实际考到的释义。至于没有考到的释义,是否收录并不重要,因为并没有人、有合理的依据判定考试中没有出现过的释义是否会在考试中出现,还是那句话,不能依据个人经验失去评判的客观标准。
更详细的分析,可参考:
关于托福单词的背诵与词汇书的选择?阅读-句子分析
老托福、TPO、托福真题的文章阅读,都可以拿来做句子分析的训练。
练习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Step 1:判断句子是简单句还是非简单句
Step 2:非简单句的话,拆分成简单句
Step 3:对每个简单句进行成分划分(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划分)
Step 4:对整个句子进行中文翻译 按照这样的步骤练习的原因是:
- 正常大多数中国学生在阅读句子时,大脑中都会进行英文句子(序列符号)转变成中文句子,只是转换速度快慢有区别。
- 所有英文句子大致分为两类:简单句和非简单句。简单句有固定的方式进行理解(转换符号序列),非简单句由简单句组成,拆分成简单句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理解。
- 简单句理解转换过程,不同的句子成分处理方式不一样,句子主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补足语)基本上英文和中文类似,和中文顺序一样,如 I love you.(主谓宾),我爱你(主谓宾)。句子非主干成分(定语、状语、同位语)有英语独有的处理方式,如中文中定语通常前置,而英文中定语有前置有后置。
- 对句子进行中文翻译是对上述转换过程进行实际演练,强化转换过程的理解和句内内容关系梳理,提升理解速度。
阅读-文章阅读
建议使用 TPO、托福真题文章。
在训练前需要掌握知识点:
- 托福文章的常见文章结构类型及特点
- 托福文章中常见的关系类型及判断关系的方法
- 阅读笔记的注意事项
听力-精听训练
可使用老托福听力 Part C 的听力音频、TPO 及真题的听力音频进行练习。
练习时需要注意:
- 针对辨音能力训练,在跟读前,需要了解英语发音中常见的语音现象(比如连读、缩读、弱读),了解常见的重读和节奏等语音常识;
- 跟读时,要不断模仿音频中的发音(包括语音现象和节奏重音);
- 跟读过程可以先从单句跟读开始,慢慢过渡到对照文本整篇跟读,最后到一篇段子不看文本直接跟读下来,不用担心一篇文章训练次数太多,最开始一篇练习会很费时间,但练习篇数超过 10 之后,速度会指数级增长,一篇练习的时间大大缩短;
- 对一篇听力段子要反复精听,精听内容包括发音层面的语音知识(跟读训练的重点内容)和段子的中文意思,我们推荐强制精听 15-20 遍,建立听力声音内容和听力意思内容之间的关联关系;
- 常见听力信号词一般出现在听力题目前后,可以在做完听力题目后反复分析听力信号词、信号词和题目之间的关联关系。
1.2 练了十几篇写作还是 20 分
问题分析:
写作和口语方面,对于考查的能力相似,只是能力呈现的方式不同。而能力要求在托福考试官方指南中已经做了详细说明: 确定一个主题思想,以及支持该思想的重要观点
计划如何组织论文(如,利用提纲)
使用有条理的方式表达信息 利用有效的连接词(过渡词组)来连接观点,帮助读者理解思路的脉络
利用语法和词汇有效表达
准确地使用语法和词汇;恰当地使用习惯用语
遵循拼写、标点和格式的惯例 根据这些能力考查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口语写作两方面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呈现相关问题类,一类是核心能力问题。
首先,呈现层面写作需要注意一些格式规范(大小写、标点符号等),口语需要注意发音,这两方面问题不同,问题的应对方案不同;而核心能力问题类,都需要解决【说/写什么】、【怎么说/写】。
- 【说/写什么】是从内容层面而言,包括选择什么样的素材。
- 【怎么说/写】包括结构和语言表达两个层面,怎么有条理地安排内容、如何衔接内容,然后如何用英文表达这些内容。
练习了十几篇始终还是 20 分,说明在上述能力问题方面始终存在缺陷,能力不提升,问题不解决,反复练习写多少篇也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一定要找到写作提高的「G点」,搞清楚写作/口语到底是【不知道说/写什么】、【不知道怎么说/写】,才能真正找到提分的关键。
而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在英文写作口语这样的输出表达层面,尤其是写作方面,我们缺少很多严谨的训练。以我们参加的英语考试作文为参考来看,从初中、高中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很少出现过严谨的论证要求(也就是写个议论文)。没有要求就没有刻意训练,不加强这部分的知识储备,很难通过几篇作文批改或者背背「范文」就能拿到满意分数。
解决方案:
需要掌握的知识
- 一篇完整的议论文结构组成部分
- 常用的表达句型
- 常用语法自查清单
关于议论文结构,可参考:
关于常用表达的句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英文表达好,并不代表特别复杂、高大上的句式。和我们从小到大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我们从牙牙学语到能在知乎上写出严谨专业的回复,一直是在模仿好的汉语表达习惯(句式、用词)。学习英语完全也可以复用这个过程——把英文原文中相对通用的句型总结概括出来,熟练掌握应用,学到的就是地道的表达。
以因果关系为例,常见句型: A cause B.
A lead to B.
A be responsible for B.
A be the trigger for B. 比起单纯使用 cause/because,lead to/be responsible for 等相对地道的词组使用可以大大丰富表达的多样性。
关于语法自查清单,很多人提到语法就很头疼,觉得真的搞不清楚那么多语法现象。其实语法只是语言的规则,规则并不是需要我们一字一句背出来的,而是需要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会用,在阅读听力遇到能读懂听懂,在口语写作时能说对写对,语法一定是在使用过程中掌握,而不是抱着一本专业语法书死磕语法术语。
其他关于写作/口语的问题:
1. 需要批改吗?
看情况。
先要想清楚批改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缺乏【一篇完整的议论文结构组成部分】这个知识,不知道自己写的这个作文是缺少让步段(消除论证的片面性)还是例子的说明不够,不建议盲目追求批改。 如果关于作文结构的知识完备,也就是知道一篇作文需要有哪些内容,批改改的就只是看看「理由是否合适」、「理由说明是否充足」等,批改的针对性也更明确。
最后语言表达层面的批改,一方面可以借助句型积累和语法表达,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很多在线批改的网站应用等。
2. 需要背范文模板(口语高分答案)吗?
不需要。
如果对于要掌握知识部分足够熟悉,其实没有必要背所谓的模板或者高分答案。再说,网上搜罗来的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高分和范文,在考试中大面积重合还有可能会被判分引擎判定为雷同或者抄袭,得不偿失。
1.3 所谓解题方法和技巧
问题分析:
根据题主提问的情况来看,大概率上是自学备考。其实无论是自学,还是找机构报班,还是要看能否解决整个备考过程中的问题。整个备考过程要做的事情可以概括为:
- 了解考试的能力要求(考试的形式、知识和实际要求的能力)
- 根据考试的要求进行能力提升,使自己符合考试的要求(每一项能力都应该如何练习、使用什么内容练习、练习时的注意事项)
托福考试本身是标准化、科学的考试,其实并没有什么解题秘籍、技巧,需要其实只是学会这些正确的方法,更多能力提升的过程还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练习。
解决方案:
托福官网考试指南和托福官网
报名网址:考试报名网站
官方网址:托福考试官方网站
OG 用于仔细了解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评分标准规则等。
官方网址用于关注最新考试政策相关信息。
科学靠谱的能力提升方法
如何评价一种备考方法是靠谱的?看这种方法是否是从问题本质上出发解决问题,看这种方法是否具有普适性(也就是说,并没有所谓的个性化)。
如果根据上述回答内容和对考试有较好了解,可以选择自学;如果想更准确理解方法,建议选择跟老师学,节省时间提升效率。
<hr/>2. 问题本质分析及解决
以上部分分析的是实际具体备考问题,具体的方法。在实际备考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个更宏观一点的问题要解决:备考策略。也就是说,目标分数是多少,打算多长时间备考,打算考几次出分。这个问题如果在备考初期没有仔细考虑过,就会出现问题中描述的情况那样,离目标分数还有很大距离,时间却可能完全不够用了。
如果用爬山过程类比备考的话,拿到满意分数就是登上山顶,如何爬才能尽快登到山顶呢?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山顶位置),需要明确一条合理的爬山路线,并且在爬山过程中能够随时根据自身当前情况和位置,时时调整后面的路线。
放到备考里,需要:
- 明确目标分数和备考时间
- 了解自身当前水平(听说读写各项都有什么问题),掌握听说读写各科都有什么问题
- 根据自己的目标、备考时间、当前的水平,规划一个小周期的学习计划,踏实备考
- 第一个小周期备考结束后,再次了解自身当前水平,重新定位当下主要问题,调整备考方向
<hr/>3. 可供参考的实际备考案例
接下来为大家提供一个从 80 分提升到 110 分的真实案例,包括这位同学的时间安排、整体规划和练习情况,供大家参考。
一些术语说明: 测评:朗播自主研发的能力测评,可以检测词汇、语法、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分布,预估当前考试能力分数;
一轮练习:根据学生当前分数、目标分数、备考时长规划的复习计划,在 10-15 天内完成,包含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各项练习
练习产品:根据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要求,设计出的有步骤拆解、有引导的产品,需要在网页上完成;
练习质量评分:对学生输入的练习数据进行评价,评价练习完成情况,包括完成数量、完成的准确度等。 学生档案: 备考时长:90 天
目标分数:110 分
考试过程:80-98-110
备考计划:5 轮练习 词汇情况
学生的词汇量水平在 5 轮训练中一直处于稳步上升阶段,特别是在前期词汇量急速增长,3 轮过后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但仍处于增长模式。
学生 5 轮练习词汇量变化情况
词汇量是阅读、听力、口语、写作一切能力的基础,要想在托福考试中拿到高分,提高词汇量是每个学生备考的第一步。那么这个从 80 分考到 110 分的学生是如何背单词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她的词汇书完成情况。
学生词熟悉单词和陌生单词背诵量对比
图中紫色柱状图和蓝色柱状图分别代表熟悉单词和陌生单词的背诵量。(注:单词的熟悉和陌生的界定依据为学生在背单词时自己对该单词的认识程度)
通过这张表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备考的前期(第一轮,第二轮),学生对于陌生词汇的积累较大,对熟悉单词的积累相对较少。来到备考的中期时,两者基本持平。在备考的冲刺阶段(第四轮,第五轮),学生基本进行的是熟悉单词的背诵。这说明,词汇量的累加是需要时间的,你必须经过前期「由陌生到熟悉」这一阶段,才能迎来词汇量稳步增长的结果。
【划重点】:词汇量不能只是凭感觉还可以。必须要足够熟悉,才能不影响其他能力的提升。
备考时间分布
学生在 5 轮练习中的时间分配情况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不同模块(阅读、听力、口语、写作)该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的时间规划有所不同。
以阅读为例,学生选取了「先紧后松再紧」的时间安排模式。在前期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投入时间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减少练习时间,在后期的时候练习时间又增加;
对于口语来说,整个备考期时间投入较为平均;而对于听力来说,则是前期时间较为宽松,越到临近考试投入的时间越长。
抛开个人能力的差异,这样的时间选择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对于阅读、写作较为固定的考试内容来说,前期投入较多的时间来熟悉训练,提升能力。后期只要保持一定量的练习就能保持较高的水平;而口语部分较为灵活,最难把握。所以在整个复习阶段需要拿出定量的时间来准备。
练习质量
学生各项练习的完成情况
对每个做过的练习进行评分(满分 100 分),统计每一类练习产品(如句子分析)下得分超过 80 分的比例(百分比),以此评价每种练习的完成质量。不难看出,这位学生的整体完成情况较好,很多练习完成优秀比例都在 100%。
写在最后
托福备考以及整个申请过程漫长,时间紧迫,需要额外注意效率和方法,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
|
|
|
|
|
|
美好的以前
发表于 2023-6-7 13: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恭喜题主,申请到了理想的学校!
下面针对上面的提问,做个简单的回答。
1、在我看来,被迷惑的原因其实在于不会审题,没看清人家到底是问的什么,抓不住核心关键,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会觉得几个答案都像正确答案。或者感觉人家说的对,自动往正确答案上靠。
举个例子,人家问的是主旨,而回答中有一个是作者的观点,而这个观点还刚好正确的,有时候就会觉得这个回答没错啊。但这个回答确实不能选,因为根本不符合问题的要求。
所以,一定要先审题清楚,紧扣住问题来回答,知道人家问的到底是什么,就不会被回答带偏。这个其实需要多做题训练,真正了解不同题型的区别,多做总结。
当然,这个也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可能并不全面。
2、关于写作的问题,之前也是深有体会。平常练习就感觉没有素材可写,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文章叫逻辑清晰,所以每次写作都很头疼,都不用老师评分,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后来实在没办法就报了个kmf的写作,才慢慢好起来,知道什么话题应该用什么素材。也知道怎么样表达是好的,能得分。其实现在想想,还挺感谢这个课程的,不仅仅是对于写作,对于之后的面试,以及之后的作业,都会有很大帮助。所以觉得写作班还是挺值得。
另外就是只建议一些大机构,因为毕竟更有保证一些。但是如果小机构有名师的课可以尝试一下。其他不做建议。
3、托福考试确实是有一些技巧和套路,比如转折之后的内容是重点,主旨题的答案应该在哪里找等等,可以加速做题的正确率和速度。但是学会这些答题套路,也还是需要好好练习,才能提分的。 |
|
|
|
|
|
|
那年青春
发表于 2023-6-7 13: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最擅长你这个分数段提分的老师来说,我来说一下你这个分数段的问题,你自己对问题总结得很好,但这些问题太泛泛,你没有意识到托福考高分的要求,我给你看看模范参考笔记,这是对每个学生笔记的训练的目标
再看看学生的笔记吧,那些28-30分的学生笔记是什么样的
同学A的听力笔记和讲解笔记,普高生从13分练完左右听力考了29分
同学B是普高生,刚开始是20-22分左右,第一次课上的笔记,左半边没有红色线的时候是自己的笔记,右半边那半截是边江边写的笔记
这神人后来一张纸蝇头小字写了六七篇笔记···
再到后来成了印刷体,四分之一为一篇笔记,给跪了,听力考了满分30,也考过29分
再看看你自己的笔记就知道了
---------------------
记到这样的笔记需要在听到的一瞬间有以下步骤,
1听到
2听懂
(预测考点和题型)
3总结归纳
4筛选重点
5最简笔记
6放在恰当位置,正确表达逻辑
听完一句话找出重点后再记(shadow notes)
预测式笔记
记成这样的步骤后,需要定位做题
1笔记层次分割
2题干定位词
3定位到笔记
4看笔记该层关键词和大意
5答案与之对应(原文重现/同一替换/归纳概括/抽象表述)
6排除选项中的老鼠屎
(无中生有,错误信息,跨层信息)
7笔记复述
----------
阅读的问题在于你压根没有识别每道题的考点,出题目的,我可以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来进行每道题的分析,
其次,你没有注意到英语中的逻辑,句内逻辑,句间逻辑,段间逻辑。
最后,你对选项的理解确实有问题,你不知道什么样的信息是答案,可能你对推断题的理解都有很大的误区。
我之前教过一个普高高二阅读13分的女生的阅读,他之前的阅读是另外一个老师,教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怎么提分,我来教的时候发现他长难句很好,单词基本也够5000有吧,但逻辑混乱,选项理解不准,无法理解文章的意图,句子段落逻辑散乱,读了上句忘下句,我只给她上了4节课,他考了25分,如果后面再强化一下单词到8000词汇量,肯定可以考29-30分。 |
|
|
|
|
|
|
转角有奇迹
发表于 2023-6-7 13: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鹏那本书尤其鸡肋.
如果你会语法,那么这本书刷熟练度不如上真正的读物;如果不会语法,那么这本书刷不清楚
语法暂时推旋元佑;虽然这本书只管阅读不管写作。
并且出 TG 题目的平常阅读材料堪忧;如果常常逛
http://edge.org 比较熟悉各种现代主义的 argument 的话。基本上还没有看完就知道后面思路/论证只可能是哪几种,然后就是确认是不是这个思路了。
比论文好读一百倍呀
听力我是听读 podcasts;里面学术向内容依然是各种时代精神,常常逛
http://edge.org 之类就行了
最后;时间许可时可以学习一下讲(mo)演(**)
并且你离申请季远得很;定一个月没必要
(但是我口语 13 分..... |
|
|
|
|
|